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的举办背景
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、中国质量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品牌故事大赛,于2023年正式启动。作为国内影响力的品牌叙事平台,大赛以“传递中国品牌力量”为核心主题,聚焦企业通过故事化传播塑造品牌价值的实践。参赛企业覆盖制造业、服务业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,旨在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中国品牌的创新力、文化底蕴与社会责任感。
品牌叙事的多维价值
在数字化传播时代,品牌故事不仅是营销工具,更是连接用户情感、传递价值观的桥梁。本届大赛鼓励企业从产品研发、用户服务、社会责任等维度切入,挖掘具有感染力的叙事内容。例如,某新能源企业通过讲述技术攻坚背后的团队故事,成功塑造了“绿色创新者”形象;而一家老字号则借助历史传承与年轻化转型的对比,展现了品牌的韧性。
赛制创新与评审标准
本届大赛引入“跨媒介叙事”赛道,允许企业通过短视频、微纪录片、互动H5等多种形式参赛。评审标准涵盖故事创意(30%)、情感共鸣(25%)、品牌关联度(20%)和社会影响力(25%)。专家委员会由品牌战略学者、媒体人及消费者代表组成,确保评选结果兼具专业性与市场认可度。
品牌故事的长期效应
据统计,往届获奖品牌的后续市场关注度平均提升37%,消费者忠诚度增长22%。这一数据印证了优质品牌故事对企业发展的正向推动。例如,第五届企业“稻香村”通过讲述非遗技艺守护者的故事,不仅带动产品销量增长,更引发了公众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广泛讨论。
如何参与第六届赛事
企业可通过大赛官网(www.cbrandstory.cn)提交作品,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。参赛材料需包含故事文本、传播效果数据及创作背景说明。组委会特别设立“新锐品牌奖”,为成立不足五年的企业提供专项展示通道。此外,区域分赛区优胜者将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,争夺年度十大品牌故事荣誉。
参赛资格的具体要求
申报主体须为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的企业或机构,作品须为近三年内原创且已投入实际传播。跨国企业可提交本土化品牌故事,但需提供中文版本。联合申报项目需明确主创单位,并附合作方授权文件。
作品形式的技术规范
视频类作品时长控制在3-8分钟,分辨率不低于1080p,需配中文字幕;图文类作品以PDF格式提交,包含文字叙述与视觉设计稿;互动类作品需提供可访问的测试链接及操作说明。所有材料不得包含商业广告硬性植入。
评选过程的公正性保障
采用“双盲评审”机制,评委与参赛企业信息完全隔离。网络投票环节权重占比15%,且设置防刷票技术监控。争议作品由监督委员会进行合规性审查,确保大赛结果公开透明。
获奖者的权益与支持
全国十强作品将收录于《中国品牌故事年鉴》,获得央媒专题报道机会。组委会联合清华大学、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,为获奖企业提供品牌战略咨询服务。区域获奖单位可优先参与地方政府品牌扶持项目。
品牌故事创作的建议方向
聚焦“小而美”的叙事切口,避免宏观空洞的口号式表达。建议结合ESG(环境、社会、治理)理念,展现品牌在碳中和、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实践。用户生成内容(UGC)与员工故事可作为补充素材,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与多元视角。